最近常接觸到gap這個詞

由雜誌、書籍、課堂、朋友中,對於gap有了不同的認識

 

 

gap year.jpg

發現大家對gap year的看法差異滿大

一些在人生穩定階段的成熟人士,聽到某個年輕人選擇給自己gap year,會認為他是在逃避現實、無法面對茫然的未來。

但或許,這也是一種接受未知的解決方案啊!

 

 

有多少人能非常肯定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呢?

有個說法是

一個優秀的人才,因為可以選擇的太多,無法勇敢做出決定,這時的猶豫卻造成信心缺乏的情形,開始懷疑自己其實沒有能力、沒有別人想像中的優秀。

回歸一個簡單的想法,這樣的沒自信,是否源自於害怕失敗?當身邊的人總是告訴你很好、能力很強,反而會漸漸不敢嘗試沒有把握的挑戰,想維持在無敗績的勝利狀態。

 

 

future.jpg

 

有時一直想著甚麼才是心目中的夢想和目標,不如給自己一點模糊的空間,短暫的一段gap,誠實接受自我的不足與渺小,看懂了自己,就算有黑暗面,也迷人。再回歸生活的軌道,也可能因為看了多、廣、深,順便看到了內心的渴望,因而更有方向。

 

 

 

輕鬆.jpg

 

不考慮gap year的人,也可以讓生活更有gap一點。忙碌的現代步調,試著穿插一些縫隙,在急促緊繃的壓力下,保有休閒、輕鬆的機會。

工作效率佳的公司普遍接受一個觀念,許多小創意都是在放鬆、或者與人交談分享的時刻激發出來的!

 

 

 

今晚,花一點時間,在浴缸中放空運轉多時快打結的腦袋,讓舒服的精油泡泡擁抱身體,把廢物代謝掉,一夜好眠,明天又是新的開始。

然後別忘了,安排一段空檔,到SPA體驗一下身體舒適的美好吧: )

泡泡浴.jpg

 

重點不是工作或旅行,而是恐懼的時候依然努力並勇往直前看世界;面對人生,重點也不是工作或旅行,而是態度。(摘取自給回來的旅行者)

 

適當的瘋狂,可以讓人生更美好、強壯。(By 插畫家 Duncan)

 

生活太複雜,也沒這麼複雜

圖片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學生活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